高效、安全、可靠的肥料产品
8月11日,数只珍稀鸟类在孟州市白墙水库驻足休憩,宛如一幅秀美的生态画卷。 (原图为张泽斌 摄)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河南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斐然。
抬头可见的蓝天白云,推窗即入的满目苍翠,俯首可掬的碧水清流……生态之变,蕴藏在一呼一吸之间,也凝结在一个个真实可见的数字里。
●2024年全省PM2.5浓度相较于2017年下降25.1%,优良天数增加27天,重污染天数减少9.4天
●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PM2.5浓度4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9%;优良天数140.2天,同比增加10天;重污染天数1.9天,同比减少4.7天
●2024年,全省160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6.1%,无劣Ⅴ类水质断面
●淇河(鹤壁段)、伊洛河(洛阳段)、安阳河(安阳段)、信阳南湾水库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累计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7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9个、省级生态县45个
●“十四五”以来,淘汰落后煤电机组近200万千瓦,退出落后低效产能474台(套),完成112家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165个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5500余家企业实施污染深度治理
●在全国率先完成35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和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
●全省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覆盖率85.6%,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装机占比突破50%
●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从2020年的80%提高到2024年的83%,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配套率达99.79%
●全省累计建设绿色种养循环示范区1016万亩次,项目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
●截至2024年,全省测土配方肥施用面积达1.26亿亩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超2亿亩次,技术覆盖率达91.5%
●截至2024年,全省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800多万亩,实现亩均减少灌溉用水30%以上、减少化肥使用量20%—30%,主要粮食作物实现亩增产10%—20%
●2023年全省化肥使用量为584.0万吨(折纯),同比降低1.9%,化肥使用量连续8年降低
●2024年,修复湿地1.02万亩,累计修复黄河湿地2.78万亩,711公里黄河干流沿线成为“鸟类乐园”
●对全省32954株古树、262棵名木建档立卡、挂牌保护,274株濒危一级古树养护复壮,建立古树名木种质资源库
●实施淮河上游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4个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18个省级科学绿化试点示范项目、10个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等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万平方公里,“一带三屏四廊多绿芯”的生态空间格局总体形成
●争取国家专项资金40亿元,在沿黄九省区率先开展黄河左右岸协同治理,接续实施南太行、秦岭东段国家重大山水工程,累计修复面积180万亩
●在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等区域实施了6个国家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争取国家奖补资金18亿元,工程数量、奖补资金全国最多,全省累计修复矿山面积约68万亩,建成绿色矿山206家,连续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