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安全、可靠的肥料产品
√ 特定对象调研 □ 分析师会议 □ 媒体采访 □ 业绩说明会 □ 新闻发布会 □ 路演活动 □ 现场参观 □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1.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神墩三路 288号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会议室; 2.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神墩二路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发 中心
本次投资者活动的主要内容如下: Q1、请问公司生物农业业务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 A:近年来,为响应当前国家对于化肥行业节能减排、农业绿 色种植、保障粮食安全的号召,公司着力加强生物农业市场导入, 在产品研发与应用场景打磨、销售渠道铺设、业务团队建设、项目 建设等方面有序推进。 2025年,公司将继续依托康欣生物与湘渝生物两大载体、国 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平台,加强 对生物农业应用场景的打造与探索,聚焦业务生态建设。在生物发 酵色素、天然着色等场景下,公司将发挥湘渝生物在焦糖色染色 剂、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优势,助力公 司在生物刺激素、中微量元素与传统肥料相结合的定制肥料的研
发创新,为公司微生物与增值肥料的结合、生物发酵、生物色素等 现代生物技术领域提供技术积累。 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场景下,公司将以康欣生物为载体, 借助“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技术平台、中国农 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陈三凤教授团队提供的 智力支持为重要支撑,组建基因组学分析和土壤微生物高通量筛 选平台,深耕微生物菌剂、生物肥料与禾本科固氮、生物农药与根 结线虫防治、单产提升、绿色种植等领域。在市场开拓上,公司将 针对前期的空白市场积极布局,结合公司生物农业产品特点,依托 新扩建的销售团队在国际业务和国内业务双向发力。 未来,公司将积极运用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同源重组等 技术,利用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方法,在生物农业领域不断 展开研发与技术创新。同时,公司将进行广泛的田间试验、积累技 术创新经验、量化数据分析,为新产品的开发创造条件。公司也在 积极探索将微生物技术运用到助剂、肥料等领域,开发出更加低碳 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新型农化产品。 Q2、请问公司禾本科固氮产品其具体作用机制是什么?目前 该产品的研发团队建设及市场推广情况如何? A:公司开发的禾本科固氮产品利用固氮微生物将空气中的氮 气转化为氨,从而提供植物所需的氮素养分,促进植物生长,该产 品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不断通过微生物代谢 产物抑制有害菌生殖,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提高作物抗病抗逆 性。 2024年,康欣生物组建了一批更加年轻化、专业化的团队, 不断加强在禾本科固氮领域的研发力度,积极推动大田示范,推出 品质更高的、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不断引进销售人才,扩充 了国际事业部和国内事业部的销售团队,满足了客户日益增长的 多元化需求。公司开发的禾本科固氮类产品已投向市场,当前正通 过中国农科院以及各省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河南、内蒙、福 建、湖北、湖南、四川、新疆、山东、河北、江西、黑龙江、贵州
共 12个省及自治区布置验证示范实验,试验作物涉及小麦、玉米、 花生、土豆、水稻、大豆、棉花、葡萄、柑橘、苹果共 10种作物, 总面积超万亩。 Q3、请问公司禾本科固氮业务有多大的市场空间,未来在市 场中的竞争力如何? A:据全国统计局数据分析,禾本科作物每年所需氮肥(折合 尿素)4,400万吨/年,排放二氧化碳 2,200万吨/年,固氮菌产品可 替代至少 15%的氮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30万吨/年。 禾本科固氮作为生物农业的新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 发展前景。它迎合了国家两减政策,即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要 求,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国际标杆企业开始布局 禾本科固氮领域,这一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抓住禾本科 固氮市场的机遇,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将是赢得未来竞争的 关键。 Q4、公司数字农业战略布局是什么,未来将会朝哪个方向发 展? A:2016年起,公司积极整合海内外资源,通过合作、并购、 控股等多种方式打造全球数字农业“生态链”。 目前,公司数字农业业务围绕种植业物联网、土壤及水分大数 据、作物养分模型、土-肥-水-养分-作物一体化等数字农业技术, 聚焦于探索数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农产品创新性外围 服务模式。截至 2024年 6月 30日,公司在应城市三合镇搭建的 国家级现代数字农业示范园数字农业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有序推 进,已建成园区面积约 620亩,配套建成了苗圃服务室、灌溉室、 包装与冷藏室等配套建筑。公司正以全资子公司番茄公社为载体, 积极开展国家绿色食品、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等认证申报工作。 未来,公司将围绕“以土壤为入口、以田块为单元、以数据 为基础、以作物为目标、以配肥为出口”,进一步拓展数字农业产 品与服务,如深化土壤检测评价、科学种植规划、智能滴灌决策、 水肥一体化、在线种植管理等业务,实现标准化种植、标准化产
品、品牌化运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提质、增产、节 本、增效。 Q5、能否介绍一下公司数字农业运用 AI技术相关的产品? A:公司通过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智能设备,助力种植链整体效 率的提升。在数字化测土配肥、智慧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以及果 园估产技术等数字农业领域的优势突出,主要布局有:1、“土壤 检测&土壤大数据+CMA+AI”:包含科学的取土规划、快速的检 测和严密的分析服务。借助 Alsys分析机器人和 SoilOptix土壤 CT 扫描车来快速获取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养分指标,通过对检测 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或加工,用于为客户制定科学、精准的种植规 划,提供土壤改良和测土配肥的指导。2、“水的精准灌溉+AI”: 通过对作物茎水势的研究,确定作物茎水势在不同生长周期和时 间的合理范围,通过茎水势传感器来感知和获取实体的茎水势,从 而实现果树的精准灌溉。3、“产量预估 AI”:通过引进高光谱扫 描技术实现提前判断果实产量和对应的果茎区间从而协助优化供 应链的标准化建设。 为了探索和实现公司数字农业战略的发展和落地,公司建立 了包括数字农业大棚在内的多个农业智能设备示范基地。未来公 司将充分利用长期在农业领域的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在国内积 极推广各项农业智能设备,通过农业大数据和整合数字农业资源 的集成平台,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农业的发展与应用。 Q6、请介绍一下公司未来整体的战略布局? A:公司秉承用生物技术、数字化技术赋能全球农业的发展使 命,致力于成为世界“生物农业与数字农业”新价值的创造者。通 过深耕种植业产业链,公司目标客户从全球肥料企业延伸到服务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公司业务重心从农化助剂与肥料业务转向生 物农业业务、数字农业业务,并借助知识产权授权许可等方式,通 过土壤大数据、农业传感器、物联网设备、增值肥料、生物肥料、 生物农药等元素来优化土壤环境、降低施肥用量、实现精准灌溉、 实施农事管理等,并将这些元素有机组合,推动种植业产业链的现
代化转型。 Q7、化肥助剂业务作为公司的传统业务,一直比较稳定,请 问公司对这块业务未来有什么规划? A:全球范围内,随着客户对绿色、高效、环保的新型助剂产 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公司注重“先局先动”,将继续深耕农化助剂 市场,不断为市场提供绿色高效的农化助剂产品、优质的技术服 务、整体的解决方案。公司将以客户需求为起点,加强对营销、研 发、生产、供应、物流的全球一体化运营体系的打造,因地制宜开 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更好的整体解决方案、更优的产品营销组 合,成为客户的生态合作伙伴。 国内业务方面,公司将密切关注化肥企业转型和化肥减量政 策动向,依据客户需求推出更多节能降耗、碳中和类新型农化助剂 产品。在配套服务上,公司将继续把技术服务工作前移到客户现场 第一线,为客户提供“点对点”的定制化解决方案,用数字化技术 满足客户差异化的售后服务需求,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 度。 海外业务方面,公司将加大在品牌影响力打造、服务模式创 新、运营效率提升的投入,建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高效运营 体系。公司将在欧洲市场加大对绿色、环保、可降解助剂产品的推 广力度,利用先发优势,迅速抢占市场。在非洲市场,公司将发挥 在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多地制造的供应优势,加快非洲物流基地 的建设速度,在未来效率与成本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并依托与 OCP共同设立合资公司的契机,加大双方中高层互访频率,推动 在技改项目交付、创新型助剂研发和 IP、专利及技术许可等方面 的合作。在东南亚市场和前独联体地区,公司将加快推进本土化生 产项目落地,并探索新的、稳定的原材料采购渠道,不断建立战略 优势。 Q8、公司农化助剂业务客户结构最近几年有无大幅波动? A:公司农化助剂业务的客户结构以大型企业客户为主,客户 结构较为稳定,并无大幅波动。公司与全球 400余家大中型肥料
企业建立了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向云南云天化、贵州磷化、湖北 宜化、云南祥丰、史丹利、心连心、施可丰、辉隆股份、四川美丰、六国化工、开门子、川恒股份、湖北三宁、中煤、天脊、晋开、解 化新能源、YARA、ICL、EuroChem、OCP等知名企业提供高品质 的助剂产品、优良的全程技术服务及精确的助剂自动控制系统的 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已经在中国、欧洲、非洲形成了三大业务中 心,通过共享研发、采购及营销体系,持续加大国内与海外原材料 的集团化采购。当前,公司在东亚、东南亚、欧洲、北非拥有较高 的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全球化肥助剂行业研发实力雄厚、产品系列 齐全、销售服务体系完善、综合实力领先的头部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