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国际(中国)-K8官方网站

2024年黑龙江省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长期K8国际入口发生趋势预报—凯发-k8国际官方首页

欢迎来到凯发国际官方网站!

专注化肥研发和生产

高效、安全、可靠的肥料产品

全国咨询热线0536-7981255
凯发-k8国际官方首页

新闻中心

 

推荐产品

24小时服务热线 0536-7981255

行业动态

2024年黑龙江省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长期K8国际入口发生趋势预报

发布日期:2024-05-04 17:14浏览次数:

  近期,省植检植保站联合省植物保护学会组织科研、教学及植保系统相关专家,对2024年我省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长期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会商。综合病虫基数、种植结构、耕作制度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分析,预计2024年我省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总体为中等发生,发生程度接近上年,轻于常年,病害重于虫害。

  1.草地螟轻发生,预计国内越冬虫源不会迁入我省造成为害,但不排除蒙古国东部和俄罗斯远东等境外虫源迁入我省中西部地区,造成局部为害的可能。

  2.粘虫偏轻发生,中南部和东部地区部分县份的个别草荒较重玉米田、谷糜田及稻田可能出现幼虫集中为害地块。

  1.草地螟越冬虫量明显减少。2023年全国草地螟越冬基数调查,仅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查到草地螟越冬虫茧,虫源面积为1万亩,平均密度为0.2头/平方米,越冬总虫量为133.4万头,比2018年~2022年年均越冬虫量减少93.5%,为近年最低年份。

  2.粘虫虫源基数偏低。据全国病虫监测网监测,2023年三代粘虫北方大部地区偏轻以下程度发生,全国发生面积仅350万亩,比常年减少88%;9月~11月高空测报灯监测,各地回迁虫量明显低于常年。

  3.土蝗基数低。2023年我省秋季越冬基数调查,土蝗越冬卵量全省平均0.41块/平方米,卵粒数10.15粒/块,较上年分别增加0.11块和1.85粒,但较近10年均值分别减少0.54块和5.95粒。发生种类主要为亚洲小车蝗、大垫尖翅蝗、毛足棒角蝗、中华稻蝗、宽翅曲背蝗等。近年我省亚洲飞蝗未发生,上年秋季适生区也未查到越冬卵。

  1.稻瘟病偏重流行风险大,以后期发生的穗颈瘟为主,地域间和不同品种间发生差异大。

  2.水稻二化螟偏轻发生,局部地块中等发生,发生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水稻潜叶蝇、水稻负泥虫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

  3.水稻立枯病、水稻绵腐病等苗床病害将重于常年。水稻恶苗病偏轻发生,部分地区偏重发生。

  4.水稻纹枯病中等发生,中南部老稻区及东部稻区局部偏重发生。水稻细菌性褐斑病、水稻叶鞘腐败病、水稻穗腐病等水稻生长中后期病害将重于常年。

  凯发国际官网登录 K8平台首页

  5.水稻稻曲病、稻飞虱、水稻干尖线虫病等病虫害在局部地区发生呈上升趋势。稻螟蛉、稻蝗在局部地块中等发生。稻摇蚊在个别县份局部地块可能造成一定危害。

  1.主要病害菌源丰富。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叶鞘腐败病等是我省水稻主要病害,近几年虽整体偏轻发生,但均有发生较重地块;水稻稻曲病发生范围不断扩大,个别地块发生较重,田间菌源充足,利于病害发生。

  2.部分县份主栽品种稻瘟病发生风险较高。自2018年以来,对40个县份主栽品种稻瘟病监测情况显示,田间监测圃中发病品种占比由84.7%下降到14.3%,我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瘟病整体抗性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从目前已鉴定明确了稻瘟病发病风险等级的398个水稻品种种植情况看,部分县份稻瘟病发生风险大,如2023年,五优稻4号在五常市发病风险等级为“高”或“极高”,种植面积占比达71.7%;齐粳10在尚志市发病风险等级为“较高”,种植面积占54.2%。

  3.二化螟越冬基数较低。2023年秋季调查,水稻二化螟全省平均百秆活虫1.46头,比上年高0.03头,较近10年均值低0.31头。其中,饶河县虫量最高,百杆活虫6头,较上年增加2头;抚远、汤原、绥棱等县份较上年增加0.26头~1头;五常、方正、北林、肇东等县份较上年减少0.04头~0.4头。

  4.气象条件利于部分病虫害发生。据气象预报,今年我省后春及夏季降水略多,有明显低温时段,对水稻苗床病害、水稻潜叶蝇、负泥虫及稻瘟病等中后期病害发生有利。

  1.玉米螟中等发生,部分越冬基数较高的县份偏重发生,二代发生区个别地块危害将较重,地域间和品种间发生差异大。

  3.玉米灰斑病在部分县份偏重发生;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偏轻发生;玉米北方炭疽病、玉米鞘腐病、玉米小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茎基腐病、玉米穗腐病、玉米根腐病、玉米白斑病等次要与新发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

  4.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及蒙古灰象甲、斑须蝽等苗期害虫轻发生。玉米蚜虫、玉米红蜘蛛、双斑萤叶甲偏轻发生,局部地块偏重发生。玉米蛀茎夜蛾在部分县份发生呈上升趋势。

  1.主要害虫越冬基数进一步下降。2023年秋季玉米螟扒秆调查,各地百秆活虫加权平均为15.04头,较上年下降1.86头,为历史最低年份;存活率平均为81.27%,较常年和上年分别下降7.18个和4.95个百分点,且越冬虫源发育质量较上年略差,但部分县份虫源基数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加,个别地块百秆活虫超过百头。金针虫、蛴螬、地老虎越冬基数为0.21头~0.26头/平方米,较上年低0.01头~0.08头,比近5年均值低0.12头~0.16头。蝼蛄越冬基数为0.31头/平方米,较上年和常年分别高0.02头和0.06头。

  2.耕作制度对病虫害发生总体有利。秸秆还田、免耕种植、长期连作,利于田间病虫源积累,为部分病虫害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虽然玉米田机械收获及旋耕等农事操作,破坏秸秆、根茬等玉米螟主要越冬场所,但其野生寄主较普遍,田间仍保持一定的虫源基数。近年来种植密度加大,利于病虫害发生。

  3.气象条件对病害发生有利。夏季降水略多,对玉米大斑病、灰斑病等中后期叶部病害发生有利;秋季(9月~10月)中南部及东部地区降水偏多,有利于玉米穗腐病发生。

  1.大豆根腐病偏重发生,主要发生区域在东部和北部的大豆主产区。致病病原菌主要为镰刀菌属、丝核菌属、腐霉菌属、疫霉菌属、拟茎点霉属等23种真菌,其中,近年新发生由镰刀菌引起的大豆猝死综合症发生区域将进一步扩大,局部危害加重。

  4.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菌核病局部偏重发生,大豆霜霉病、大豆灰斑病、大豆褐斑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大豆紫斑病等中后期叶部病害部分县份将重于常年。

  5.蛴螬、地老虎、大豆根潜蝇、大豆蓟马、二条叶甲、蒙古灰象甲、粟茎跳甲、网目沙潜、圆跳虫等地下害虫与苗期害虫偏轻发生。苜蓿夜蛾等夜蛾科食叶害虫在东部和北部大豆主产区个别地块中等发生。双斑萤叶甲、豆秆黑潜蝇偏轻发生。

  1.虫源基数较低。2023年秋季越冬基数调查,大豆食心虫全省平均虫食率为3%,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较近10年均值下降0.76个百分点。全省超过防治指标(5%)的县份10个,较上年减少4个,其中,兰西县最高为10.6%。大豆蚜虫、大豆红蜘蛛2023年总体偏轻发生,虫源基数较低。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越冬基数分别为0.18头/平方米、0.17头/平方米,比上年分别低0.08头和0.05头,比近5年均值分别低0.14头和0.16头。

  2.耕作制度及气象条件总体有利。我省近年大豆种植面积处于高位,重迎茬面积占比超过80%,且气象预报,后春及夏季降水略多,对大豆根腐病、大豆菌核病及大豆霜霉病、大豆紫斑病等叶部病害发生有利。

  马铃薯晚疫病是常年普遍发生的重大病害,主栽品种大部分为高感或者感病品种,且夏季降水略多,利于病害流行,预计马铃薯晚疫病将偏重发生。马铃薯早疫病、软腐病、疮痂病、黑胫病、黑痣病、溃疡病、枯萎病等病害发生整体呈上升趋势。马铃薯瓢虫及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偏轻发生,个别地块中等发生。

  蔬菜病害中等发生,建设标准不高、多年连作、栽培管理和防控措施不到位的设施蔬菜病害及降雨偏多、排水不畅的部分露地菜田病害将偏重发生。番茄主要为叶霉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细菌性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黄瓜主要为霜霉病、角斑病、靶斑病、白粉病。辣椒主要为疫病、茎基腐病、黑斑病。菜豆主要为锈病、炭疽病、疫病、灰霉病。白菜主要为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甘蓝主要为黑腐病、软腐病。茄子主要为黄萎病、褐纹病、灰霉病。圆葱主要为软腐病、霜霉病。西甜瓜主要为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疫病、白粉病、叶斑病。同时蔬菜根腐病及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发生呈上升趋势。

  蔬菜虫害偏轻发生,设施蔬菜以斑潜蝇、白粉虱、蚜虫、蓟马、叶螨为主。露地蔬菜以跳甲、叶螨、蓟马、潜叶蝇、萝卜蝇、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蛾、二十八星瓢虫、豇豆荚螟等为主,部分地块跳甲、蓟马、叶螨、小菜蛾等偏重发生。

  K8国际官网首页 凯发官网入口

  向日葵病虫害主要为向日葵螟、菌核病、黄萎病、黑斑病、霜霉病。谷子主要为谷瘟病、白发病。高粱主要为高粱蚜、黑穗病。中药材主要为根腐病、锈病、菌核病、白粉病、叶斑病。红小豆、芸豆、绿豆主要为锈病、细菌性疫病、白粉病和叶斑病。

  目前我省主要检疫性病虫害有马铃薯甲虫、苹果蠹蛾、稻水象甲、大豆疫霉根腐病、腐烂茎线虫、瓜类果斑病、黄瓜黑星病、番茄溃疡病、水稻白叶枯病等9种。我省对俄边境线长、边境口岸多,贸易往来频繁,且近年台风频繁登陆我省,俄罗斯境内马铃薯甲虫等疫情入侵风险极大。受自然扩散、夏季雨水略多、连作种植、农机跨区作业等因素影响,稻水象甲、大豆疫霉根腐病、腐烂茎线虫、瓜类果斑病、黄瓜黑星病、番茄溃疡病和水稻白叶枯病呈逐步扩散蔓延态势,发生区域将进一步扩大。苹果蠹蛾疫情基本稳定。

  水稻田常发性危害杂草主要有稻稗、稗草、野慈姑、萤蔺、扁秆藨草、泽泻、雨久花、狼巴草、藨草、日本藨草、稻李氏禾、牛毛毡、水绵、匍茎剪股颖、眼子菜、菰等;玉米田以稗草、狗尾草、野黍、马唐、芦苇等禾本科杂草为害较重;大豆田以反枝苋、野大豆、鸭跖草、藜、小蓟、大蓟等阔叶杂草为害较重。由于除草剂普遍超量使用及单一除草剂品种多年连续使用,加快了杂草群落演替,抗性杂草危害加剧,难防杂草种类增多。据监测,我省大部分稻区稗草种群对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抗性较高,野慈姑、萤蔺、扁秆藨草对吡嘧磺隆、苄嘧磺隆抗性较高;玉米田狗尾草、马唐、稗草对烟嘧磺隆、莠去津抗性较高;大豆田反枝苋、鸭跖草对氟磺胺草醚抗性较高。气象预报,春季气温正常略高,后春及夏季降水略多,有阶段性低温,利于杂草发生,预计农田草害将重于常年。

  2023年32个县份秋季鼠情监测,平均鼠密度(百夹捕获率)为5.7%,低于上年0.4个百分点,较近5年均值低0.2个百分点,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集贤、抚远、富锦、汤原、鸡东鼠密度超过10%,分别为14.7%、13%、12.8%、12%、10.6%。预计2024年全省农田鼠害总体为偏重发生,未实施统一灭鼠的局部地块重发生,农牧农林交错区、沿江流域水田区及蔬菜和经济作物主产区为重点发生区域。

0536-798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