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安全、可靠的肥料产品
全州农作物种植199.63万亩、同比减2.13万亩,产量126.80万吨、同比增18.77万吨。其中粮食作物种植134.13万亩(水稻28.81万亩、旱稻6.46万亩、玉米94.9万亩、豆类2.46万亩、薯类1.24万亩、杂粮0.26万亩)、同比增2.25万亩,产量52.00万吨、同比增14.52万吨;经济作物种植68.21万亩(蔬菜28.80、果用瓜12.63万亩、甘蔗17.33万亩、其他4.051)、同比减1.01万亩,产量75.29万吨、同比增4.87万吨(蔬菜种植面积同比减5.72万亩);油料(花生)作物种植2.61万亩、同比增1.68万亩,产量0.34万吨,同比增0.21万吨。
全州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螺害总体中等偏轻局部偏重,累计发生637.44万亩次,同比减56.38万亩次,累计防治748.96万亩次,同比减88.56万亩次。其中病害发生182.73万亩次,同比减1.49万亩次,虫害发生267.07万亩次,同比减56.51万亩次,农田草害发生157.02万亩次,同比增1.2万亩次,农田鼠害发生25.78万亩次,同比增1.32万亩次,农田螺害发生4.84万亩次,同比减0.85万亩次。
全州累计发生87.49万亩次,同比增1.28万亩次,累计防治109.09万亩次,同比减2.53万亩次。主要发生在中晚稻上,集中在6-9月份,增幅明显。发生的主要病虫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等。
全州累计发生108.63万亩次,累计防治117.98万亩次。发生的主要病虫是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玉米蚜虫、地老虎、地下害虫、大斑病、小斑病、南方锈病、白斑病等。
全州累计发生44.03万亩次,累计防治94.36万亩次。发生的主要病虫是白粉病、疫病、炭疽病、霜霉病、锈病、蓟马、斑潜蝇、粉虱、蚜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蛞蝓、地下害虫等。
全州累计发生16.97万亩次,累计防治34.9万亩次。发生的主要病虫是柑桔溃疡病、柑桔疮痂病、炭疽病、香蕉叶斑病、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芒果白粉病、桔小实蝇、蚜虫、蓟马等。
全州累计发生183.66万亩次,累计防治184.11万亩次。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是炭疽病、茶饼病、蓟马、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黑刺粉虱等病虫。
全州累计发生187.64万亩次,累计防治198.73万亩次。其中农田草害发生157.02万亩次,累计防治164.17万亩次(水稻田杂草发生26.75万亩次、防治31.97万亩次,玉米田杂草发生32.96万亩次、防治33.92万亩次,蔬菜田杂草发生7.65万亩次、防治8.85万亩次,茶园杂草发生89.65万亩次、防治89.43万亩次;农田鼠害发生25.78万亩次,防治29.68万亩次;农田螺害发生4.84万亩次,防治4.88万亩次。
近期,州植保植检与土壤肥料工作站组织县(市)植保机构、重点乡镇专家,对2024年全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分析会商。根据2023年11月下旬至12上旬参与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和我州各县市植保机构开展的越冬基数调查(初步显示,我州局部区域草地贪夜蛾、水稻螟虫等发生基数偏高)、综合分析病虫源基数、种植制度、作物布局、耕作栽培特点、境外迁入虫源、历年病虫发生情况、气候等因素和《2024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预计2024年全州农作物意向总播种面积200.9万亩,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螺害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700万亩次,比2023年增62.56万亩次。
预计水稻主要病虫害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万亩次,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病虫,其中:
1.细菌性条斑病。总体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面积17万亩次。高温高湿、暴雨或洪涝侵袭、偏施氮肥等易感病。
2.稻瘟病。总体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面积10万亩次。老病区、感病品种上有流行风险,气温较高水温时易感病,一次性施过量氮肥,晚期大量追肥会加重病害。
3.白叶枯病。总体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面积5万亩次。湿度大、多雨、日照不足易感病。
5.稻纵卷叶螟。总体中等发生,在晚稻、水稻旱种稻区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阴雨多湿有利发育,发生盛期在拔节至抽穗期。
6.二化螟。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次。单双季稻混载,食源充足发生较重。
预计总体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区域草地贪夜蛾、大斑病、小斑病、白斑病、南方锈病等病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45万亩次,其中:
1.叶斑病(大斑病、小斑病、白斑病等)。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区域存在偏重以上流行风险,发生面积20万亩次。温度偏低且连续阴雨、日照不足易发生。白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
2.南方锈病。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区域存在偏重以上流行风险,发生8万亩次。高温高湿易感病。
3.草地贪夜蛾。总体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未防治地块重发生,迭代发生面积105万亩次。主要危害苗期至抽雄期的玉米,盛发期在4-8月。
(三)蔬菜病虫害。预计总体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面积45万亩次,发生的主要病虫有晚疫病、溃疡病、炭疽病、疫病、白粉病、霜霉病、青枯病、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病毒病、蔬菜潜叶蝇类、美洲斑潜蝇、蓟马、粉虱、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螨类、蛞蝓等病虫。
(四)茶树病虫害。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90万亩次,其中病害发生90万亩次,虫害累计发100万亩次。发生的主要病虫有茶炭疽病、茶饼病、煤病、膏药病、茶小绿叶蝉、茶树蓟马、茶黑刺粉虱、茶毛虫等。
(五)甘蔗病虫害。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3万亩次。发生的主要病虫有梢腐病、锈病、甘蔗螟虫、蚜虫、蓟马、甘蔗绵蚜、粘虫等。
(六)柑桔病虫害。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1万亩次。发生的主要病虫有炭疽病、溃疡病、疮痂病、桔小实蝇、蚜虫、蓟马、潜叶虫类、红蜘蛛等。
(七)其他果树病虫害。预计总体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面积7万亩次,发生的主要病虫有香蕉细菌性枯萎病、香蕉叶斑病、芒果炭疽病、芒果白粉病、
(八)农田草、鼠、螺害。预计总体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面积190万亩次,其中草害发生160万亩次,鼠害发生25万亩次,农田螺(福寿螺)害发生5万亩次。
(九)粘虫、红火蚁、迁移性蝗虫等其他病虫害。预计粘虫局部区域可能出现高密度集中危害;预计红火蚁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区域存在重发和扩散风险;预计黄脊竹蝗点片零星发生,存在危害风险。预计发生面积8万亩次。
其他一些不常发的病虫害如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茎基腐病、水稻胡麻叶斑病、稻谷鞘腐病等,在局部区域呈现抬头危害趋势,各地需要加强短期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